本站首页 | 时政要闻 | 工作动态 | 信息专报 | 信息纵览 | 预测分析 | 外网应用 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>>预测分析>>正文


互联网话语权为何会变成黑洞

      来源:    2021/02/19 17:37:37  

互联网技术让几乎每个人都有了一定的话语权,网络话语权看似实现成本很低,但从表达“反射”效果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知性来看,网络话语权的实现成本其实相当高。

B站UP主卡夫卡松饼君(已病逝)遭网暴的话题前段时间引起舆论反思,本是一个乐观抗癌的形象,仅因为一件小事突然逆转,并滑向不可收拾的地步。网暴的理由看似是一个小题大做的话题,但网络口水反噬的威力却大到惊人。一方面,网络表达的自由是相互的,你有发表的自由,我有评价的自由。法律对此的底线一般来说有两个,一是不能捏造事实,不得侵害他人个人信息等人格权;另一个是不得以侮辱性语言诋毁他人。这两条法律底线作为平台管理的基本抓手,从这个角度讲,平台能管得了侵权和违法行为,但管不了舆论的产生和方向。

另一方面,网络传播中极易出现“沉默的螺旋”现象。沉默的大多数并不表态,善于表达者也仅是从个体角度进行表达,出现话题意见领袖(KOL)之后,沉默的大多数大多以点赞、转发、评论等方式予以附和。从这个角度看,整体的评论并非是整体意见的大多数,而是个别善于表达者的意愿裹挟着沉默的大多数。

网络话语权逐渐演化成两个方面——表达者与评价者。表达者无法判断,更不可能左右评价者,评价者往往在表达的同时也变成被评价的对象。这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,形成网络话语权、表达权、评价权与舆情之间的关系。

话语权的复杂性,在网络生态与技术影响背景下变得更为复杂。首先,平台通过大数据学习与算法推荐的方式,形成了垂直化话题,表达与评价的兴趣点被随处标记。其次,算法控制着热搜、热词、热榜,看似是因舆论形成的热搜,实质则是因热搜形成的舆论。再次,KOL的表达被多重奖励,流量与商业的无缝对接、平台为内容支付的费用、蹭热点带来的粉丝数量等等,都使得KOL实质成为网络舆论,甚至网络暴力的助燃器。最后,KOL本身也被粉丝与舆论所裹挟,粉丝群体的构成是KOL在表达、评价时必须要特别考虑的问题,有什么样的粉丝就有什么样的KOL,垂直类别的划分要求,使得KOL本身必须具备某种人设,这种先入为主的人设,又加剧了网络舆论的行程。

对于平台来说,话题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。话题就带来流量,争议就是关注,在流量为王、变现迅速的时代,平台会以最大的热情来完成普通事件的热点转化,甚至主动通过设置热榜、话题等形式来搭建争议的话题。

在这种互联网生态中,每个人看似都是表达者,其实,也都是被评价者。网络力量的反噬能力,在技术、设置、KOL、沉默的螺旋、流量经济和用户性质的裹挟下,会吞噬掉一切东西,形成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黑洞。接近这个黑洞的评论,都会被所谓的“大多数”所掩盖,这个黑洞里面既缺乏正义,也鲜见善良。黑洞的中心,往往是无辜的主动或被动的表达者,也包括评论者。牺牲了个体的权益,看似是大多数人的知情权与表达权得到了满足,其实,按照罗尔斯《正义论》的观点来看,这才是最不正义的行为。

网络黑洞也常常被人利用,饭圈文化、网络水军、网络勒索、差评与黑稿都在传播矩阵和网络平台设置的规则中存活,有的甚至成为产业。当表达权被买卖,当表达者不受到尊重,当平台只看流量,当人被作为手段而非目的之时,网络话语权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。没有了真实的表达,也就谈不上自由,每个人既噤若寒蝉,又吃着人血馒头,越来越多的看客,旁观着缺乏伦理与善良的盛宴,每个人都成为流量的生产工具,或是被消费,或是消费别人。这样的互联网传播生态,相信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不会喜欢。(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)

上一条:信息化、智能化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冲击
下一条:政策解读:我国工业互联网如何再上新台阶?

关闭

主办单位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技术支持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
电    话:0991-2819829 0991-2817997
政府网站标识码:6500000039   新ICP备12001288号-1